红苹果就是我们的致富果,我家承包管理了90亩果园,还负责管理抽水站,加上土地流转等收入,去年总收入超过10万元。
市属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05亿元,同比增长54%。碳一年产20万吨石墨负极材料、金泰尔年产5万吨锂电池人造石墨加工项目等签约落地。
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专班运作模式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形象深入人心,在昭通市年度市场满意度调查中位居第一。抓产业培育,基础设施是必备条件,水富大抓经开区六通一平、新城变电站建设,目前,各项工程推进如火如荼。2022年,水富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新政务服务中心建成投用,一颗印章管审批有效解决服务机制不健全、服务流程不优、服务效率不高等历史难题。向家坝水电站平稳运行、入选人民治水·百年功绩名单。园区内中晟入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云天墨睿、水富理世获评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蔚岚电子商务、锂宸被列入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水富云投被认定为云南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华泰律师事务所、蔚岚电子商务被认定为云南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中晟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二期、盈和年产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智慧物流信息产业园等项目加快建设。一县一业培育竹产业25.2万亩、油菜2万亩,培育农业龙头企业13家,认证三品一标产品17个,完成粮食播种12.5万亩、产量2.87万吨,成为云南两系杂交水稻选育核心基地,太平中药材基地被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称号。加强横向沟通对接,发挥宣传部门的联系纽带作用,打通业务部门与新闻媒体之间的信息屏障,做到媒体如有需求,部门必有响应。
中央驻滇媒体刊发383篇。全面推进农家(社区)书屋提质增效,投入补充资金156.3万元,更新图书数量8.57万册。一年来,全市上下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党员干部政治上的灵魂、思想上的旗帜和行动上的指南。5个精品红军村之一的威信县水田镇水田社区花房子情景体验馆凝心聚力担使命,奋楫扬帆新征程。
精心部署掀起高潮,党的二十大召开反响热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针对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的新闻宣传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市委宣传部主要领导3次召开工作调度会议和1次闭门谈话,并印发了《昭通市深化迎接党的二十大宣传报道工作方案》等6份文件,及时成立党的二十大宣传协调小组,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严格执行日汇总、日报告、日研判、日调度等工作制度,专人审核市内媒体原创稿件,确保了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新闻宣传工作稳妥有序。昭通市2022年宣传思想工作综述春华秋实又一年,勇毅前行凯歌亮。
创作文艺节目90余个,舞蹈《高原的守候》等2件作品获第十届云南文化精品工程奖,群舞《拓荒牛》、戏剧《双夺魁》等4个作品获省第五届群众文化彩云奖,《送伴》等4件作品获云南文学艺术奖,《青青茶山》获第九届云南省花灯滇剧艺术周歌舞类二等奖。全市注册志愿者达到73.7万余人。同时,聚焦全市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加强媒体宣传,中央和省级媒体刊播涉昭稿件1203篇,有力地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乌蒙大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02高举思想旗帜夯实理论根基知之深、信之笃、行之实。
聚焦白鹤滩水电站、大山包国际重要湿地、道德模范、脱贫致富示范先导工程等,央视播出系列纪录片、专题片29个,近百家中央、省级媒体多语种、多角度、全方位刊播16个系列790余篇专题报道。砥砺奋进新征程 喜迎党的二十大——党的创新理论我来讲理论宣讲大赛昭通选拔赛为扎实做好党的创新理论常态化宣讲,全市宣传部门充分调动各种资源,整合多方力量,组建党委宣讲团、百姓宣讲团、宣讲小分队306支,吸收兼职宣讲员9000余名,基本实现各级有宣讲团、各村有宣讲员的上下结合、齐抓共管的网格化大宣讲格局。一篇篇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报道,展现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建设现代化昭通的精神风貌,为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凝聚了强大正能量。培育打造威信水田镇花房子等5个精品红军村,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相得益彰,不断增添了美丽乡村的文化厚度和生态灵性。
中央媒体外宣传平台推出昭通稿件51篇,《盐津最窄城市》登上法国电视台。公共文化服务全面夯实。
短视频《老外爱昭通》荣获云南省爱云南iYunnan短视频比赛特等奖。过去一年,文化润昭凝聚人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成功举办云南这十年昭通专场新闻发布会,组织召开双提升专项行动等市级新闻发布会33场。4517篇新闻稿件被省级媒体采用,同比增长13.1%。昭通市、鲁甸县、巧家县3个城市形象宣传片登陆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中国屏。要树牢‘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学习理念,凝聚起攻坚克难、团结奋进的共识和力量。以昭通青年银耀乌蒙乌蒙巾帼为代表的70余支百姓宣讲团活跃在易地搬迁安置点、水电移民安置点、文化活动场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深入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下基层、接地气,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声入人心。评选出昭通好人30名,其中7人入选云南好人。
2022年,昭通建立策划会商、专题研究、选题报送、基层调研等媒体常态化联系机制,市委宣传部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多次拜访中央媒体和省级媒体,央地四级媒体共同策划重点稿件、互推互发优秀作品、共享新闻采写成果的联动格局已初步形成。本次研讨班除主会场外,还设置了23个分会场,1300余名县处级领导及150名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参加了学习。
其他中央媒体刊发660篇。昭通市宜昭(二期)、青水高速公路集中通车仪式围绕云南这十年昭通专场新闻发布会向媒体提供17个方面179个图片、视频、新闻稿件,各级媒体除推出昭通专场新闻发布会原创稿件40余篇外,还刊发了关联稿件近百篇。
依托乡愁书院、校园书店和全民阅读示范点,着力打造书香昭通品牌,深入推进书香九进等活动,全市组织全民阅读活动9800余场次,参加阅读活动群众超300万人次。昭通市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办公室获2022年全国扫黄打非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市委宣传部获省级版权登记先进单位表彰,版权作品登记数较上年增长了7倍,木雕《长征组歌—胜利的旗帜》在第八届中国版权博览会被国家版权局收藏。
2022年12月3日夜晚,巧家县药山镇天寒地冻,但全镇17个村(社区)的乡亲们却不畏严寒,连夜打着手电筒到自家地里采摘蔬菜,只为援助县城抗击疫情。昭通、绥江向着2023年决战决胜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目标迈进,镇雄等5县(市)持续巩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巧家等4县全面启动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来源/微昭通 胡华玉 罗朝俊 林绍博(图片由市委宣传部提供)。99公益日昭通志愿项目筹款排全省第二名。
市委宣传部获云南省爱国拥军模范单位称号。联系实际,理论研究成果丰硕——坚持在实践转化中夯实思想根基,组织社科专家、党员领导干部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理论研究,形成优秀理论文章141篇,为昭通开启新征程、实施六大战略、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正确思想引领和深厚理论支撑。
11名学员获全省学习强国学习达人称号。市委宣传部对中央、省级媒体刊播的236篇重要稿件实行清单化管理、一个指令直达市县所有媒体平台进行转载,累计转载转播达1.2万条次。
全市57家印刷企业和365家发行企业全年产值近13亿元,威信县红色扎西乡愁书店荣获全国最美书店称号,新闻出版产业正在成为昭通市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云南日报刊发3032篇,同比增长26.4%。
爱心菜篮爱心爸妈项目分获云南省第二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铜奖。这仅是昭通做好新闻宣传服务保障的两个案例。为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乌蒙大地落地生根,刚参加党的二十大会议的昭通代表郭大进、王荣、吴长碧马不停蹄深入机关、学校、企业、农村等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市委多次召开会议原文传达学习,各级各部门认真研读大会报告和党章。市委宣传部2022年迎新春送春联志愿服务活动一年来,昭通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引领,扎实推进文明创建,群众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得到了不断提升。
宣讲沾泥土、冒热气——2022年5月10日,砥砺奋进新征程 喜迎党的二十大——党的创新理论我来讲理论宣讲大赛昭通选拔赛在鲁甸县举行。01聚焦主题主线 凝聚奋进力量2022年金秋十月,党的二十大在北京胜利召开。
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全面建成登上了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官方推特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推特,被8家境外媒体争相报道……昭通的知名度、美誉度在一次次国际传播中不断攀升。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2年第8次集中学习这是昭通市2022年参学人数多、层次高、范围广、规模大的一次集中学习,也是持续抓好党员干部理论武装工作的冰山一角。
编制《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昭通段)建设保护规划》,规划项目38个,现已开工建设18个,整合资金4.62亿元,完成投资4.1亿元。命名表扬41个学雷锋志愿服务五个一批先进典型,李荣贵、杨夏玲获云南省最美志愿者称号、镇雄蓝豹应急救援中心获云南省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称号。
发布评论